浇地起争执 多元调解化干戈

2025-09-24 10:17:49 | 来源:
|

近日,平和县九峰镇公调对接办公室成功调解了一起因浇地灌溉引发的邻里纠纷,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当事人双方握手言和,及时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升级。

事情的起因是村民朱某和张某相邻而居,共用一条灌溉水管。正值农忙时节,用水需求大增。朱某为了优先给自己的农田灌溉,擅自调整了水流方向,导致张某农田灌溉水量不足。张某发现后,要求朱某恢复原状,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情绪逐渐激动,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同村村民见状赶忙劝阻,并通知了村委会。

村委会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联系了镇公调对接办公室组成联合调解小组,赶赴现场处理纠纷。镇公调对接办公室主任曾国恩到达后,首先安抚双方激动的情绪,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待双方冷静下来,调解员分别与朱某和张某沟通,详细了解事情的经过和双方诉求。朱某表示,自己着急灌溉是因为农作物急需用水,担心错过最佳灌溉时机影响收成;张某则坚称朱某此举损害了自己的权益,要求朱某赔礼道歉并赔偿因灌溉不足可能导致的损失。

调解员深知,此次纠纷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两家关系,还可能在村里引发连锁反应,破坏和谐的邻里氛围。于是,调解人员组织双方到调解室,从“情、理、法”三个角度展开调解工作,并耐心地向双方讲述邻里和睦的重要性,回忆他们曾经互帮互助的场景,以情动人,唤起双方的邻里情谊;从道理层面分析,强调灌溉用水应合理分配,大家都是靠土地“吃饭”,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共同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调解员还向双方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的法律规定,明确指出朱某擅自改变水流方向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合法权益,而张某以过激方式处理问题也不利于矛盾解决,如果矛盾激化导致严重后果,双方都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经过调解员几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朱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张某赔礼道歉,并承诺今后合理安排灌溉时间,与张某共同协商用水事宜。张某也表示理解朱某的难处,愿意接受道歉,不再追究赔偿问题。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确认。

此次浇地灌溉纠纷的成功调解,是九峰镇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体现。通过镇村联动调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既维护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又保障了农业生产的有序开展,为乡村和谐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朱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