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之畔青春行,华农学子赓续红色基因

2025-07-09 11:23:02 | 来源:
|

为深入贯彻关于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的重要要求,7月8日,在共青团洪湖市委员会的组织下,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湖北省荆州市洪湖市暑期社会实践团“食之一二”队联合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学生党总支“洪心志行”小分队,秉持着理论与实践深度契合的耕读理念,在洪湖市开展了祭英烈、党校学习、支部共建等系列主题活动。

访陵园、祭英烈,赓续鄂西革命精神

7月8日上午,实践团抵达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内绿树成荫、庄严肃穆。在讲解员崔力沉郁顿挫、饱含深情的解说中,实践团成员恍若隔着百年再次看到湘鄂西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程。

讲解员崔力进行解说

走近贺龙元帅的全身雕像,3.20m的红色底座与8.1米的雕像总高度分别昭示了贺龙元帅的生辰以及他参加并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独具匠心、内涵深刻。

“江山不负英雄泪,且把利剑破长空。”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巍峨挺立、直破苍穹,宛若革命战士的血性灵魂向死而生。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第三党支部党员杨莉、第四党支部党员王冰玉敬献花篮、整理绶带,全体实践团成员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一场庄重的纪念仪式展现新时代青年继承先烈遗志、矢志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

队员王冰玉(左)、队长杨莉(右)向烈士敬献花圈

深入陵园,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馆用厚重史料与历经沧桑的文物,诉说着苏区军民克服万难、建设家园的峥嵘岁月。在馆内的一处照片墙下,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工2303邱天晴深受触动。她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到这么多先烈的面容,并非印象中的颓败、灰心,而是昂扬的、决绝的、对胜利充满向往的。

队员邱天晴瞻仰烈士照片墙

观史实,思今朝,发展伟大抗洪精神

当日下午,中共洪湖市委党校青年教师马梦甜带来了一场以“弘扬九八抗洪精神,走好新征程赶考路”为主题的学习讲座。马老师以九八抗洪精神的形成背景、科学内涵和赓续路径为重要依托,从“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地理因素到33万与800万的生命天平,从战士们的热血奋斗到民众的自发抢险,党群同心、军民同心,共同谱写“人在堤在、一个不落”的英雄壮歌,凝聚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历久弥新。

队员李玉涵学习“抗洪精神”主题党课

讲座结束之际,马老师对未来的长江建设提出“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共建共享”的三大策略,并鼓励实践团成员学习科技知识,锻炼意志品格,在新时代继承、弘扬并创新发展伟大抗洪精神。

学党史、谱华章,共享学习三大精神

在党校教学之后,“赓续精神血脉,凝聚青春力量”的主题共建活动随即开展。共青团洪湖市委员会副书记白雪、机关干部徐汝成、史贤臣以及两校团队的全体成员出席活动。

“七月的洪湖碧波荡漾,荷香四溢。”白雪副书记亲切询问实践团成员们是否品尝洪湖的莲藕、莲蓬和炒荷叶等特色美食。她强调,青年学子应把握时代机遇,珍惜实践时光。同时,她鼓励两校团队在田间地头、发展一线沉浸式感受时代变迁,进行深层次的跨院校、跨学科交流,希望两支队伍在后续的活动中展开实际行动,服务地方、奉献社会。

副书记白雪在会议上发表讲话

白雪副书记致辞后,两校团队开启三大精神的专题学习环节。杨莉同在场会员分享她的学习感悟。她详细阐述了大别山精神、抗疫精神、抗洪精神的核心要义,指明青年奋斗方向,赢得热烈掌声。

队长杨莉代表本团队进行“三大精神”的演讲

她也深刻认识到大学生实践团的责任担当,并强调:“这片曾见证过枪林弹雨的土地,如今正用莲香、稻浪、渔歌编织新的传奇,正期待着青年一代的奋斗故事,而我们,这群带着书本气息的青年,更要把‘三大精神’的种子播撒在这里。”

文字 李玉涵 杨鸿宇

图片 刘心怡 杨莉